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另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工资关系是什么?2025公积金基数什么时候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怎么调整的?上海地区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比例各是多少?请跟随新社通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基数变更是什么意思?
公积金个人基数变更指的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其中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不得低于市有关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得超过市有关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公积金啥时候调基数
公积金基数是每年进行调整的,且一般调整时间在每年的7月至8月。
公积金按照税前还是税后基数缴纳?
公积金的缴费基数是税前工资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法规的法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这里的月平均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指哪些?
税前工资是指职工在未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费用之前的工资收入。它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所有工资性收入。在计算公积金缴存基数时,应以税前工资为准,而不是税后工资。这是因为税后工资已经扣除了个人所得税等费用,无法准确反映职工的真实收入水平。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例如,如果一名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基本工资为5000元,每月奖金为1000元,加班工资为500元,那么其月工资总额为6500元,这一数值将成为其公积金缴存基数。
公积金基数计算公式是哪些?
公积金缴费基数按照个人有工作的情况下,工作第一年以基本工资为个人缴费基数,以后的基数是上年缴费合计的平均数。没有工作的人,以各地的低保标准作为缴费基准。公积金缴费基数是指个人有工作的情况下,工作第一年以基本工资为个人缴费基数,以后的基数是上年缴费合计的平均数。
因此,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公式为: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职工上年工资总额+12。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