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吕某问我,10月份马上就要办理退休了,是按照250%基数缴纳了养老保险15年,自己计算出来大约是3300元,不知道退休养老金能不能领到呢?
下面跟着新社通丫丫一起来了解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缴纳的基本原则还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个人账户养老金:它相当于是你自己小灶,自己的小金库,里面的钱自己取来花。
假设老王60岁退休,个人账户中有8万,那么按照139的计发月数,每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0元÷139=575.5元,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两者相加,就是以后能拿到的数目了。

亲戚刘某退休城市在河南许昌,性别:女,出生年份:1969,总缴年数15年,缴费档次:250%,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所得:
基础养老金= (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x平均缴费指数) ÷2×缴费年限×1%≈1680元
个人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养老保险计发月数: 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126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1680+1260=2940元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所得出,每月领取2940元养老金。养老金的因素主要有:社平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和计发月数。但是再深入剖析就会发现,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跟社平工资和缴费基数有关,所以这一项应该最终归结到缴费基数高低。而个人账户储存额也直接受缴费基数高低。计发月数主要跟退休年龄有关系。所以,综合来看,养老金的最主要、最直接因素应为:退休上一年度在岗职工社平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这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