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基本退休金计算方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所有缴费月份的缴费指数之和÷累计缴费年限的月数
月缴费指数=月缴费基数÷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账户储存额和计发月数来确定。个人账户储存额是个人在缴费期间累积的资金总额(包括本金和利息),计发月数则根据退休年龄来确定。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总额除以某个数字,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确定。
过渡性养老金:(上一年退休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1.4%
增发养老金=上一年云浮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增发比例。

以云浮为具体案例(在此新社APP暂不将过渡养老金纳入考量):希某在云浮退休,其社保缴费的累计年数为33年,于63周岁时正式步入退休生活,且一直以来,他都按照100%的缴费档位进行社保缴纳。
另一方面,老杜同样在云浮退休,他的社保缴费年限稍长一些,达到了36年,退休年龄也是63周岁。但与希某不同的是,老杜的社保缴纳是按照60%的比例进行的。
当新社APP深入探究养老金的构成时,会发现它主要由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上一年度在岗职工的社平工资、个人的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社保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以及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但若进一步剖析,我们会发现个人的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实际上与社平工资和个人的缴费基数紧密相连,因此,这一因素最终可以归结为缴费基数的高低。同样地,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也是直接受到缴费基数的影响。至于养老金的计发月数,它主要与个人的退休年龄有关。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两者相差7770-6160=1610元。
工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老金的高低,但并非必然性因素。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参保险种、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以及缴费基数的高低等因素来做出最佳的养老规划。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积极参保并做好财务安排,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