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2×本人累计缴费年限×1%。举个例子,算一下:假如某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养老金计发基数)7000元,本人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为0.6(60%),累计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 7000 × (1 + 0.6)÷ 2 × 15 × 1%= 84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存储额: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个人缴费(费率8%)及其利息;计发月数:根据平均寿命计算,50岁退休按195个月,55岁退休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这个“计发月数”只是用来计算退休当年的养老金,与实际发放月数无关,实际会终身发放。举个例子,算一下:假如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为5000元,个人费率8%(灵活就业人员一般费率20%,8%计入个人账户)本年度个人账户存储额= 5000元 × 8% × 12个月= 4800(元),假如缴费工资基数不增长,交15年: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 4800 × 15 = 72000 (元) (未计算利息),假如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 72000元 ÷ 139个月≈ 518(元)。
过渡性养老金:“新人”没有过渡性养老金,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老人”和其它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才有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自行制订过渡方法,各地区可能有所差异。
退休人员养老工资计算方法:
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 (参保人员退休时全区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下面是由社保小编提供的计发月数表(附图)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对于不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来说是相同的,但计算结果会有所不同。以上就是退休养老金的全部内容,如你对社保相关知识感兴趣,欢迎关注社保小编解锁更多专业资讯!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