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养老金的增长速度而言,人们实际领取的养老金通常是以他们原来的养老金为基础,加上每年的增量,然后平均分摊到每个月,得出老年人每个月实际领取的养老金数额。
然而,在公众的基本认知中,如果一个人的养老金是4000元,但该年的养老金增长是5%,那么人们可以确信他们在该年将直接再获得200元,总计4200元,但在现实中,这种算法实际上是错误的。
如果你直接看这个算法的思路,只要养老金有增加,那么很明显,养老金高的人会得到更多的钱,而养老金稍低的人只会得到更少的钱,所以对比结果会显示,养老金高的人得到的钱越来越多。
相反,那些养老金本身就很低的人只会得到越来越少的钱,从长远来看,这种差距将继续扩大。显然,这种养老金发放方式是不公平的,不利于平衡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考虑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养老金差距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每个人的老年生活水平,我国还公布了三种不同的养老金调整方法,这三种方法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目的是让人们获得最大的利益,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概述上述三种调整方法中的每一种。据了解,2021年的养老金增幅将为4.5%。
我们假设小陈工作了40年,每年领取4000元的养老金;小王工作了30年,每年领取3000元的养老金;而小孙工作了20年,领取2000元的养老金;小罗工作了15年,领取1500元的养老金。
类型1:统一费率调整
通过字面意思,我们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定额调整的基本含义,也就是说,养老金的增长实际上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本着一视同仁的原则,即使养老金的实际数额有差异,但调整后这部分增加的数额,始终是一样的,如果以定额调整的方式,今年养老金增加的数额是200元,那么,小陈、小王、小孙和小罗四人的养老金将在原有基础上直接增加200元。
类型2:全勾脚跟
什么是挂钩调整,实际上就是养老金的增加额与退休前的社保缴费额挂钩,人们以前缴费越多,养老金增加额就越多。如果采用指数化调整,在某种程度上,养老金增加的数额将因人而异,并将扩大。
但这个差距并不是空的,它是基于人们在退休前缴纳了多少社会保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交得越多,越接近。
众所周知,中国河南省在2021年采用了指数调整法,当时的养老金增加比例是参照上一年的0.88%计算的,如果以河南省为参照对象,那么小陈、小王、小孙和小罗,可以享受的增加金额分别为95.2元、71.4元、47.6元和35.7元。
类型3:倾斜度调整
最后,我们来谈谈倾斜调整,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类型的调整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一般是针对残疾人和高龄老人等。
从字面上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倾斜性调整是指根据民众的具体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案,以促进基层民众的真正需求。
同时,倾斜调整的计算一般由固定利率调整的第一部分加上挂钩调整的第二部分增加的总金额组成。以此计算,小陈、小王、小孙和小罗可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也分别为4295.2元、3271.4元、247.6元和1735.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