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起,河北养老金将迎来重新核算!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获得了更多的养老金并一次性拿到了补发金额。每年的10月至12月是养老金重算并补发的高频期,全国大部分省份会在四季度完成此项工作,今年大概率也不例外。
河北的养老金重新核算,其实是对于在河北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前退休的老人,情况则稍有不同。之前,这部分人员领取的是临时养老金,其数额基于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而在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后,他们需要经历重新核定流程,以获取更准确的正式养老金数额。那么河北退休重新核算最新消息,河北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后退休人员能补发多少钱?下面就随社保网小编一起了解!

一、河北退休重新核算最新消息,河北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能补发多少钱?
今年的养老金补发调整工作已经结束,绝大部分河北省退休人员获得了养老金的增发,但2023年1月1日之后退休的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没法参加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只有到了明年才能获得增发。不过,一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在今年剩下的几个月中重新核定,他们将因此拿到更多的养老金,还能获得数个月的差额补发。
需要说明的是重新核定后的补发性质与养老金调整后的补发不同,后者属于全国性的普涨,是对物价上涨导致的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的补偿,前者则是补上之前少发部分差额。那么到底什么哪些2023年退休的人可以参加养老金重新核定?每月多发多少钱呢?先来讲解一下河北省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河北省基本养老金的三大组成部分
河北省职工退休时社保局会为大家核定养老金,每一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两个或者三个部分组成,所有人都会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那些上个世纪90年代前参加工作的人还能获得过渡性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最简单的,完全遵循“多缴多得原则”,退休时个人账户中的累计余额越高获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不同退休年龄的计发月数是不一样的,50岁退休时的计发月数为195,60岁退休时为139。
假设一位男性退休人员(60岁退休)的个人账户累计余额为95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95000/139=683.45元。
(2)基础养老金的计算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参数,先来看下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
个人平均缴费指数:需要将每一年缴费金额除以当年河北省的平均缴费金额,然后算出平均数。
计发基数:重新核定的关键,河北省人社厅每年公布一次,由于公布时间往往在四季度,所以之前退休的人员暂时用上一年的基数计算,等到新基础公布后重新核定。
累计缴费年限:包括社保制建立起来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和建立起来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
假设河北退休人员在2023年5月退休,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95,累计缴费年限为35年,2023年的计发基数还未公布,2022年的计发基数为6849元,基础养老金=(1+0.95)/2*6849*35*1%=2337.22元。
(3)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
社保制建立起来前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拥有这部分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
计发基数:释义同上。
视同缴费年限:社保制建立起来之前的工龄。
视同缴费指数:社保制建立起来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假设这位河北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为1,视同缴费年限为8年,过渡性养老金=1*6849*8*1.3%=712.3元。
将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加总在一起可得这位河北省退休人员在刚退休时社保局为其核算的养老金为每月3732.97元。
重新核定后每月能够增加多少钱
前文说过基础养老金你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中涉及计发基数,河北省至今未公布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所以一直在用2022年的基数核算今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旦公布后需要全部重新核定。
今年的基数会是多少呢?我们不妨推测一下。2021年的河北省养老金计发基数为6575元,2022年为6849元,增加了274元,增长比例为4.17%。假定2023年的基数同样增长4.17%,那么需要运用7135元重新核定。
重新核定后的基础养老金=(1+0.95)/2*7135*35*1%=2434.82元
重新核定后的过渡性养老金=1*7135*8*1.3%=742.04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与计发基数无关,不需要重新核定,还是683.45元,三部分养老金加在一起后得到了重新核定的每月养老金数额,为3860.31元,比刚退休时计算出的3732.97元高出了127.34元。
从公布2023年计发基数的月份起这位退休人员每月领取3860.31元,还要补发前几个月的差额,有一个月算一个月,1个月的差额为127.34元,2个月补发254.68元,3个月补发382.02元,4个月补发509.36元,以此类推。
当然,如果是在已经公布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后才退休的,那么不存在重新核定和补发的说法。因为社保局在计算的时候并没有暂时用2022年的基数算,而是直接用了新的基数核算。
二、河北退休人员养老金重算补发时间是多少?总共能补发几个月的养老金差额?
与2023年的养老金调整时间不同,2023年的养老金是统一从2023年1月份开始的,只要是符合养老金上调的人员,养老金都是从2023年1月份开始补发的,但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时间却是因人而异的。
根据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法规来说,退休人员可补发的时间是从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开始的,比如退休人员是在3月份办理退休的,养老金是从4月份开始发放的,在当地养老金是10月份调整补发的情况下,则退休人员的补发时间就为4月份到9月份,10月份的养老金会直接调整的。
如果退休人员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是2月份或者5月份,那么养老金开始补发的时间就是从2月份或者5月份开始的,所以对于各地的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补发的时间是根据本人的情况确定的。
假设上海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12183元,当地的一位退休人员是在3月份办理退休,养老金是从4月份开始发放的,而上海的养老金调整补发时间是10月份,如果退休人员每月的养老金重算金额增加了216元,则退休人员的补发时间就为4月份到9月份,总共可补发6个月的养老金差额,补发金额也就为:216*6=1296元。
三、河北养老金的重新核算是什么意思?为何要每年进行养老金重新核算?
河北养老金的重新核算其实与退休金的计发基数调整有关,一般来说今年的退休金发放,应该采用的是今年的计发基数。
但现实情况中,今年的退休金发放,一开始参考的是去年的退休金计发基数,因为计发基数调整和公布存在着时间差,也就是滞后性。
简单来说就是,今年的最新的退休金计发基数,往往是在今年下半年才会公布,那么对于在今年上半年退休的群体来说,他们的退休金计算参考的是去年的旧的计发基数。
这意味着上半年退休的群体与下半年退休的群体,存在着养老金计算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使得社保养老金机制失去某种公平性。
而每年的退休金重新核算,就是要根据最新公布的计发基数,来计算退休金的真实水平,并且补发这部分差额的退休金,体现公平原则。
四、河北退休金的重新核算,具体是怎么算的呢?
其实退休金的重新核算并不复杂,依然采用的是相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比如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个人养老金计算公式。
在退休金重新核算中,主要涉及的是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重新核算和补发,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不受影响。
为何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受到退休金重新核算和补发的影响呢?这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公式的参考指标有关。
个人账户的养老金的计发公式是用个人账户中累计的养老金存储额度,除以计发月数50周岁的参考的计发月数是195个月,60周岁参考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这个公式中没有退休养老金计发基数这个参考指标。
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公式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公式,都包含了养老金计发基数,个人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三个指标。
举个例子,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公式:养老金计发基数×(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而退休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变化也意味着社平工资和个人缴费基数的变化,这种变化会改变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发放水平。
退休金的重新核算其实就是按照最新的退休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退休群体领取的养老金额度,而退休金的补发指的是新旧计发基数下,养老金差额的补发。
这部分差额养老金的补发,算起来并不难,只需要把基础养老金计发公式和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公式中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更换为人社部公布的最新养老金计发基数,减去旧计发基数下的养老金额度,即可计算出退休人员能够领取的养老金补发额度。
以上就是河北养老金重新核算最新消息,如你对五险一金还有疑问,欢迎关注社保网解锁更多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