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养老金计发基数相继公布,哪里涨得最快?谁能涨钱更多?下面就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详情吧。
2023年即将结束了,关于养老保险方案还有一个小小的尾巴,那就是31省份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截至目前,暖心已经收集到了北京市、广东省、吉林省等26个省份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湖北、福建、陕西、甘肃和河南等五个省份还没有信息。
各地2023年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情况。
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要么是过渡到了2022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要么是在上年度的计发基数基础上再次增加一定的比例。
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最高的三个地区是上海市、北京市、西藏自治区。上海市和西藏自治区已经过渡到了全口径社平工资,分别是12183元和10791元,增长率为6.93%和9.0%。北京市的计发基数为11525元,增长率为4%。北京市的全口径社平工资为11293元,预计明年就能实现并轨了。
养老金计发基数较低的地区中,海南省、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贵州省都已经过渡到了全口径社平工资,其中浙江省和新疆自治区的增长率为7.84%和7.56%,涨幅也是不错的。

另外,黑龙江省的全口径社平工资是测算出来的,不是跟其他省份一样统计的。因为黑龙江省每次都在12月份就公布下一年的养老金缴费基数上下限和计发基数,2023年的计发基数为6430元增长率为9.63%,全国最高。如果看增长率的话,应当是黑龙江省最高。如果看增长的绝对额度的话,应当是上海市最多,达到了787元。
退休老人如何涨钱?
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以后,受到影响的主要是2023年1月1日以后退休,一直到新计发基数使用开始的这一段时间内,使用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临时性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这些人员一般会在12月底以前使用新的计发基数重算一遍养老金。对于个人养老金的影响来说,其实不管养老金计发基数涨了多少钱,主要还是看计发基数涨的比例。
比如说,北京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上涨了4%,与计发基数挂钩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也会增长4%。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变。
如果说北京市的黄大爷今年5月份退休,基础养老金是6000元,过渡性养老金为2000元,那么他的养老金会实际增加320元。然后从6月份补发到12月份的差额,预计会是2240元。
如果是上海市的退休人员,受影响的部分主要是基础养老部分、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中的跟1992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挂钩的部分(虚账实记部分不受影响)。不过,上海是非常特殊的地方,是对于今年的企业退休人员会有一部分额外增发养老金280元。这也是一个过去养老待遇和现在养老待遇的过渡方案,去年是365元,预计2024年还会降低。最终可能会跟深圳市的调节金一样,降为零的。
总体来说,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以后,涨钱更多的人群主要是养老金较高的人群,毕竟主要是按比例增长。不过,马上即将迎来2024年的养老金调整了,这种调整相对就会更加公平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社保网解锁更多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