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如有)。
退休金计算方法的养老金计算方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等于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沈某,他选择了按照110%的比例缴纳企业职工社保。经过24年的积累。今年,1965年出生准备退休,他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发现按照这个领取速度,大约15年多的时间就能收回之前投入的社保费用。
沈某,嘉峪关人,1965年出生,是拥有24年社保缴费年限的退休男性,缴费档次稳定在110%。岁月流转,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退休时光。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测算得出养老金可领取:
基础养老金:沈某的基础养老金部分已经稳稳地落在了1850元的水平线上。
个人养老金:再来看沈某的个人养老金部分,这可是根据沈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积累,再除以一个特定的计发月数来得出的。这么一算,每个月能转换成大约1470元的养老金。
养老金总和:最后,把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一加,沈某每个月能领到的养老金总额就是大约3320元,这个数可是相当可观的!
退休金的多少受哪些具体条件的影响呢?
缴纳比例:除了缴纳基数外,社保的缴纳比例也会影响到每个月需要缴纳的金额。例如,养老保险的缴纳比例一般为20%,医疗保险的缴纳比例一般为5%。这些比例可能会根据地区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缴费比例:每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基数越高,拿的越多。缴费基数高,缴费金额就会增加,个人账户储存额就会随之增高。同时每年缴费基数高,就是历年缴费基数高,在计算养老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和历年缴费基数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