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金=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影响社保退休金的因素是什么?
退休年龄:在城镇职工养老金计算公式中,个人养老金是根据养老金个人账户里的总额除以计发月数得来的,不同退休年龄对应不同的计发月数,40周岁到70周岁对应不同的计发月数。
缴费基数:在职时,尽量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这样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资金积累会更多,进而提高退休金水平。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是计算养老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养老保险关系中,缴费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一般来说,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就越高。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尽早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并持续缴纳,是增加未来养老金数额的有效途径。
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注意,社会平均工资指的是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