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金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这三种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为:
基本养老金是我们退休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它的计算公式为:每月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养老金其计算方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额÷计发月数。
2006年6月30日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账户总额÷120;2006年之后的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账户总额÷计发月数。
最近,一位抚州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明细在网络上炸开了锅,19年的工龄,换来的却是每月3250元的退休金,这不禁让人唏嘘:难道我们的努力都白费了吗?别急,让社保网-APP一同揭开这背后的真相,为你的养老规划提供一份参考。
网友林某退休城市在抚州,性别:女,出生年份:1970,总缴年数19年,缴费档次:190%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养老金估算概述
基础养老金估算:在综合考量各项因素后,基础养老金的测算金额为1900元。
个人养老金估算:根据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积额和计发月数来计算,个人养老金的估算值得出的结果是1350元左右。
总养老金月度领取额: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相加,得出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总额大约为3250元(即1900元基础养老金+1350元个人养老金)。
退休年龄:达到退休年龄条件后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退休年龄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老金的计发月数和领取总额。随着退休年龄的推迟,计发月数减少,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领取总额可能会增加。同时,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变化也可能对养老金的数额产生重要影响。
缴费基数: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储存额就越多,从而影响到退休金的计发金额。高基数缴费也是提高退休金的重要因素之一。
缴费年限:是确定退休金数额的关键因素之一。缴费年限越长,意味着个人对养老保险体系的贡献越大,因此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也相应增加。
退休地的社平工资水平: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直接影响基础养老金的计发金额。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平工资高,退休金也相应较高。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