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社保退休,每月能领取多少钱的养老金呢?据新社通app获悉,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复杂多样,具体涉及到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多个要素。有些地区采用平均工资计算法,地区则采取个人账户累计计算法。了解并掌握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弄清每月领取金额的重要前提。下面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来看看详情。
营口养老金交满退休可以拿多少钱?社保交38年还是39年好?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职工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养老金其计算方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养老无小事!快来提前规划您的退休生活!点击领取您的养老金专属规划方案!
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计算所得出:刘某与老严的差别,缴费年限、缴费档位不同的情况下,差别5430-4000=1430元。
下面新社通APP一起来看下,以营口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刘某:退休城市:营口,缴费年限:38年,退休年龄:61周岁,缴费系数:100%
刘某养老工资一个月多少钱:
个人账户养老金=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每月大约2340元。
基础养老金部分,缴费年限是计算养老金的主要因素。同样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情况下,缴费15年可以领取1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20年可以领取20%,缴费30年可以领取30%,缴费40年可以领取40%,完全成正比的。每月大约309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2340+3090=5430元。
老严:退休城市:营口,缴费年限:39年,退休年龄:61周岁,缴费系数:60%
老严养老工资一个月多少钱:
个人账户养老金=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每月大约1450元。
基础养老金部分,缴费年限是计算养老金的主要因素。同样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情况下,缴费15年可以领取1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20年可以领取20%,缴费30年可以领取30%,缴费40年可以领取40%,完全成正比的。每月大约255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1450+2550=4000元。
怎么样提高养老待遇?
避免提前退休:
退休年龄影响养老金的计算。退休年龄越晚,缴费年限长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也会越小,计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
延长缴费年限:
避免断缴: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之一是累计缴费满15年,因此在15年的基础上尽可能延长缴费时间,避免中途断缴,以增加个人累计缴费年限。
影响:缴费年限越长,最终获得的养老金就会越多。
关注个人健康状况:
养老保险制是终身制,养老金会一直发放到离世为止。因此,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延长寿命,也是提高养老金待遇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办理退休:
社会平均工资越高的地区养老金越多。如果有多地参保的经历,并且想要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办理退休手续,需要确保在该城市累计缴费满10年以上。
提高缴费基数:
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即前期缴费越多,后期获得的养老金就越多。因此,增加自己的缴费基数是提高养老金待遇的有效方式。
社保缴费基数通常是以当地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标准,企业职工需根据自己每月的工资水平确定缴费基数,而灵活就业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基数缴费。
社会保险断交有什么影响?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在失业后,并且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并非本人意愿失业的,最主要的是连续缴纳保险达到一年的即可领取。
养老保险:对于养老保险来说,中间中断的后果不严重,因为最后是累计年限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停交的时间太长,导致最终退休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那事情就不妙了。按照要求,缴费不足15年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金额会全额退还,但是统筹账户中单位交的那部分,可就打水漂了。
生育保险:大多要求连续缴费满一定期限(如6个月)才能报销,断交可能影响报销资格。
工伤保险:这个对于工伤保险的影,响相对来说就比较小了,因为工伤保险享受到的是随时缴纳随时享受,不存在任何连续交费,也不存在任何中断交费的情形,可以说工伤保险是五类社保当中,影响最小的一类社保保险,所以即便出现中断交费也不会影响到我们工伤保险的报销,只要是你正常参保交费期间,那么都能够享受到工伤的待遇。
医疗保险:大部分地区,如果中断超过3个月,连续缴费年限可能会失效,需要重新开始计算,但之前的累计缴费年限不会失效。不过也有部分地区,断缴超过3个月后续保,只要补缴,之前的累计缴费年限也不会失效,只需在补缴后的一定时间内才能恢复医保报销待遇。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