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是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或工作人员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给职工的服务酬劳的一部分。企业制订的退休方法,应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使其老有所依,对社会的安定和提高企业效益均有益处。
查阅新社通app显示,退休人员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区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的是退休当年所在城市或地区上一年度所有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工资指数是个人历年缴费基数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的平均数;缴费年限是个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为: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总额除以某个数字,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确定。
下面新社通小编带您了解,社保缴费31年、33年的区别,待遇差很多吗?养老保险缴费多少钱呢?
下面社保君一起来看下,以南宁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秦某:退休城市:南宁,缴费年限:31年,退休年龄:63周岁,缴费系数:120%
老何:退休城市:南宁,缴费年限:33年,退休年龄:63周岁,缴费系数:70%
秦某退休测算:
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x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3820元
个人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养老保险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338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3820+3380=7200元。
老何退休金测算:
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x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3170元
个人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养老保险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211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3170+2110=5280元。
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计算所得出:秦某与老何的差别,缴费年限、缴费档位不同的情况下,差别7200-5280=1920元。
退休金和养老金有什么不一样?
定义与性质:
退休金:通常指的是为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如事业单位人员)按月或一次性支付的待遇。退休金是基于退休人员对社会的贡献和所具备的退休条件而定的。
养老金:是职工在单位或企业缴纳了养老保险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缴费满15年时,按月领取的待遇。它是社会保险的一部分,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
社保凭证:在前文中提到了很多社会福利保险及待遇,包括但不限于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灵活就业医疗保险,以及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等。而社保卡的第一个功能,就是充当缴费凭证使用,同时还可以作为享受福利待遇的证明使用,比如去查询社保缴纳年限,再比如去医院看病等,都可以使用社保卡。
领取主体不同:
养老金的主要领取人群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这些职工在工作期间通过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了养老保险费用。
退休金的领取人员则主要是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可能并未参与养老保险的缴纳。
养老金并轨:从何时起始?
自2014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启动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改,计划用十年时间完成从传统退休方案向现代养老保险方案的转型。经过多年的试点探索和全面铺开,最终在2024年10月1日实现了养老金并轨的目标。
怎么样能提高自己的养老金?
关注个人健康状况:
养老保险制是终身制,养老金会一直发放到离世为止。因此,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延长寿命,也是提高养老金待遇的一个重要途径。
选择经济发达城市参保:
考虑工作地点: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缴纳社保,会获得更好的养老金待遇。
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对养老金待遇有很大影响。
避免提前退休:
退休年龄也是影响养老金的一个因素。退休年龄越晚,缴费年限长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也会越小,从而增加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
关注个人健康,延长寿命:
养老金是终身制的,只要活着就会源源不断地发放。因此,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尽可能延长寿命,也是领取更多养老金的一个关键因素。
养老保险一个月要交多少钱
养老保险费的缴纳金额是根据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来计算的。缴费基数通常根据个人的工资水平确定,有具体的上下限。缴费比例则分为个人和企业两部分。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