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和养老金有什么不一样?
概念定义:
退休金:这一概念更多地与计划经济时代的职工退休保险相关联。在传统的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中,员工在达到一定工作年限并符合退休条件后,会根据其在职期间的工资水平、工作年限等因素,由单位直接发放一定的退休金,即退休工资。这种支付方式依赖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因此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养老金:养老金则是现代社会保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社会保险原则,由个人、企业和共同缴纳形成养老保险基金。当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足一定条件时,便可以从养老保险基金中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发放不受单个企业经济状况的影响,而是统一管理和发放,更具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性质差异:
退休金通常是提供给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它更多体现为一种单位对退休人员的福利。
养老金则是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的,专门针对参加了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它来源于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
缴费与资金来源:
退休金:退休人员在退休前一般无需缴纳费用。
养老金:需要职工在退休前与单位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累计缴费满一定年限后方可领取。资金来源为社会保险资金。
办理社保业务:从此以后你可以告别繁琐的排队,直接在网上或手机上解决啦,超方便有木有?
领取主体不同:
养老金的主要领取人群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这些职工在工作期间通过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了养老保险费用。
退休金的领取人员则主要是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可能并未参与养老保险的缴纳。
退休后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金计算公式,人们的养老金肯定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部分参保时间较早、工作时间较长的职工会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一待遇。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通常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或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根据个人历年缴费工资与全市或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来计算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为: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其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7年12月31日前的缴费期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在内)×1.4%。
下面社保网带您了解,社保交34年和35年能领多少钱?
下面社保网一起来看下,以南京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吕某:退休城市:南京,缴费年限:34年,退休年龄:54周岁,缴费系数:120%
吕某退休测算:
个人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养老保险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2010元
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x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394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2010+3940=5950元。
老魏:退休城市:南京,缴费年限:35年,退休年龄:54周岁,缴费系数:70%
老魏退休金测算:
个人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养老保险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1200元
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x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313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1200+3130=4330元。
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经过详细计算,吕某与老魏在养老金方面的差距主要归因于他们不同的缴费年限和缴费档位,这一差距量化后为1620元,即,吕某的养老金5950元相较于老魏的养老金4330元多出的部分。
社保需要缴纳多少年,才能享受退休待遇?
一般情况下,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例如,一位普通职工从25岁开始参保,一直正常缴费,到40岁时累计缴费满15年,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干部55岁、女性工人50岁)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但如果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有几种处理方式。可以缴费至满15年,然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