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社保交满15年后就可以领退休金,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如何想领更多的退休金?要怎么做呢?退休金和缴费档次什么关系?缴费时年限长划算,还是档次高划算?
很多人只知道交社保,却不知道退休后可以领多少退休金,关于社保缴满后退休能领多少钱?而人们在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时候,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缴费基数上下限之内的多个缴费档次。比如说60%、100%和300%等等。可是,退休养老金和缴费档次是什么关系呢?具体跟随新社通APP小编来了解一下。
退休金:是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或工作人员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给职工的服务酬劳的一部分。企业制订的退休方法,应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使其老有所依,对社会的安定和提高企业效益均有益处。
第一,我们来看一下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又称社会性养老金,它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即: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 缴费年限 * 1%。
提示:基本退休金则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三个部分共同组成。
(1)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及缴费年限。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根据个人历年缴费工资与相应年份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计算得出的。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您个人账户中的储蓄金额除以缴费月数,缴费月数根据您的退休年龄确定。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什么是养老金缴费档次?
一般来说,缴费档次就指的是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不过,由于养老金计发基数和缴费口径不一致,可能会出现缴费档次低于平均缴费指数的情况。比如说山东省今年的60%缴费档次是4242元,但是养老金计发基数为7068元,转化为今年的平均缴费指数的话,实际上只有0.568。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钱怎么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算月数。
对于同一个人来说,退休年龄如果不变,计发月数就是一样的。现在的计发月数是这样的:
个人账户的余额,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的。所以,从记录个人账户的额度来看,300%档次缴费是60%档次缴费的5倍,呈严格的正比例关系。
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独立吗?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相互独立的。
基础养老金跟社平工资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跟积累有关。由于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跟社平工资增长率没有多大关系,所以这两部分是相互独立的。
总体来说,养老金待遇有一部分是具有保值增值能力的,那就是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是与积累有关的,指的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但这两部分都是跟缴费档次呈正相关关系,所以,养老金待遇的原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以下例子职工参考:
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人们的养老金肯定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部分参保时间较早、工作时间较长的职工会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一待遇。
基础养老金部分,缴费年限是计算养老金的主要因素。同样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情况下,缴费15年可以领取1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20年可以领取20%,缴费30年可以领取30%,缴费40年可以领取40%,完全成正比的。
其中,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的是退休当年所在城市或地区上一年度所有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工资指数是个人历年缴费基数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的平均数;缴费年限是个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数。
个人养老金:每一个月的养老保险缴费,都会形成一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的积累也就越丰厚。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工龄满了28年、29年、还有30年,这养老金啊,到底能差出多少来?咱们边聊边乐呵,用大白话把这事儿整明白。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退休城市、出生年份、退休年龄、缴费系数都相同的情况下,社保缴费年限累计30年时,计算如下: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退休城市、出生年份、退休年龄、缴费系数都相同的情况下,社保缴费年限累计29年时,计算如下: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