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怎么在手机上查余额?娄底医保卡余额可以取出来吗?(04/21)

2025-04-21 10:41:24社保网

查询医保卡余额有多种便捷的方式,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一、网上查询

1.支付宝、微信查询

支付宝查询步骤:

打开支付宝APP,进入“市民中心”或“城市服务”栏目。

选择所在城市,找到“医保”或“社保”选项。

点击“医保账户查询”或类似的选项,按照提示进行身份验证。

验证成功后,即可查看医保账户余额。

微信查询步骤:

打开微信APP,点击右下角的“我”,进入“服务”或“支付”栏目。

选择“城市服务”,找到“医保”或“社保”选项。

点击“医保账户查询”或类似的选项,按照提示进行身份验证。

验证成功后,即可查看医保账户余额。

优点:

无需额外下载APP,使用便捷。

支付宝、微信用户基数大,普及率高。

2.服务平台查询

登录所在地区服务平台。

在平台中搜索“医保服务”或类似的关键词。

找到医保账户查询入口,输入相关信息进行查询。

3.网站查询

操作步骤:

登录当地医保部门的网站。

在网站首页或“个人服务”等栏目中,找到“医保账户查询”或类似的选项。

按照提示输入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密码(初始密码通常为身份证后六位,首次登录后修改)等个人信息进行登录。

登录成功后,即可查看医保账户余额、缴费记录、消费明细等信息。

4.手机APP查询

许多地区推出了医保相关的手机应用程序,如“医保服务平台”APP等。

步骤:

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并下载医保APP。

注册并登录账户,绑定个人医保信息。

在APP首页或相关板块,找到“医保账户查询”选项。

点击查询,即可查看医保账户余额及消费记录等信息。

优点:

随时随地查询,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

部分APP还提供医保法规、报销进度查询等实用功能。

电话查询

拨打医保服务热线

拨打全国统一的医保客服热线12333(部分地区可能需要加拨区号)。

按照语音提示,输入身份证号、社保卡号等个人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身份验证通过后,系统将播报医保账户余额。

三、线下查询方法

医保经办机构窗口查询

步骤:

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或社保卡,前往当地的医保经办机构服务窗口。

向工作人员说明查询需求,提供相关信息。

工作人员将为您查询并告知医保账户余额。

优点:可现场获取准确信息,并咨询相关问题。但需注意,现场查询可能需要排队等待。

自助终端机查询

步骤:

前往医保经办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找到自助终端机。

将社保卡插入终端机,按照屏幕提示进行操作。

查询并打印医保账户余额及明细。

优点:操作简便,无需排队等待。但需注意,部分地区的自助终端机可能分布较少。

定点医院/药房查询:

在医保定点药店或医院进行药品购买或医疗服务时,可以询问工作人员您的医保账户余额。但请注意,这种方法可能不如直接查询来得准确和及时。

通过以上方法,您可以轻松查询到自己的医保卡余额,以便更好地规划医疗支出和享受医保待遇。

娄底医保卡里的钱能取出来吗?符合这几种情况即可

医保卡里的钱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取出,但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医保卡里的钱可取出的情形

1、参保人去世:

账户余额可作为遗产继承,继承人需提供死亡证明、继承关系证明等材料申请提取。

2、特殊疾病或大额医疗费用:

恶性肿瘤等74种大病可提现(2025年新增12种罕见病),需提供医院证明及费用清单即时办理;急诊费用垫付后7个工作日内自动返还医保账户。

3、退休移民:

参保人退休前出境定居或外国人离境回国,办理减员及停保手续后,可凭永久居留证、户籍注销证明等材料提取个人账户资金。

4、跨地区流动:

若新工作地医保部门不接收个人账户余额,可凭离职证明、护照签证页等材料申请提取。

5、其他特殊情况:

参保人主动放弃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后,可申请提取个人账户余额。

6、长期异地生活:

办理长期异地就医确认手续后,可凭相关资料申请提取个人账户余额。

不可提取的情况

非定点医院消费记录:

此类记录可能影响商业保险理赔,但与医保卡余额提取无直接关联。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严禁提取,违规套现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医保卡里的钱能不能提取注意事项

1、医保卡余额的其他用途:

材料真实性:伪造材料最高罚5倍,并列入失信名单。

中介风险:找中介代提涉嫌违法,最高可判刑7年。

账户注销:提现后个人账户将被注销,再次使用需重新参保缴费。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方案可能不同,需遵循当地社保局法规。

娄底如何在医保上查看每月返还多少钱?

医保卡每月返钱查询方法有多种,以下是详细的查询途径:

一、线上查询方法如下

1.电话查询

可以拨打12333人社服务热线,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查询。

2.医保服务平台:

登录医保服务平台网站或APP,注册登录后即可查询个人账户信息。

3.当地医保局网站:登录当地医保局网站,找到“个人医保查询”入口,输入相关信息即可查询。

社保卡信息网:登录当地的社保卡信息网,输入个人社保卡保险号和密码(初始密码一般为123456),在“账户余额”选项中即可查看医疗保险账户余额。

4.

有关部门手机APP:登录参保地的有关部门手机APP,注册并登录后,在相关模块中查询医保缴费信息和个人账户余额。

5.支付宝:

打开支付宝,搜索“医保”,进入“医保电子凭证”页面,点击“医保查询”即可。

或者依次点击支付宝中的“市民中心”-“医保”选项-“医保查询”页面-“医保账户”,选择“参保地”,点击“余额查询”,即可查看每月医保的缴费信息和返还到个人账户的医保资金余额。

6.微信:

打开微信,搜索“我的医保”,进入“医保电子凭证”页面,点击“医保查询”即可。

或者在微信“我”的选项中,点击“服务”,再点击“城市服务”,选择“社保”选项,进入社保查询页面,最后点击“社保查询”,选择“参保明细信息”或“缴费信息查询”,即可查询到医保的缴费记录、个人账户余额以及每月返还的医保资金。

二、线下查询方法

1.定点医院或药店:在市区定点医院或药店的医保服务窗口,也可以查询医保卡的余额情况。

2.医保经办机构窗口:

携带本人身份证到当地医保经办机构窗口进行查询。工作人员会协助查询缴费记录和个人账户余额等信息。

注意事项

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属于个人所有,不会清0,可以结转使用和依法继承。

查询医保卡返还金额时,请保持警惕,确保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准确无误,并避免向不明身份的人透露相关信息,以防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医保缴费基数越高,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就越多。部分地区允许灵活就业人员选择高档次医保缴费比例,以提高个人账户划入比例。

通过以上方法,您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医保卡每月的返钱情况。如果您在查询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疑问,咨询当地医保机构或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

社保网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诉
宁波医保转移后,个人账户里的钱会跟着转移吗?(2025-04-21) 2025-04-21 08:47医保知识 池州医保个人账户钱可以给家里人用吗?(2025年4月21日) 2025-04-21 08:45医保知识 池州医保个人账户钱可以给家里人用吗?(2025年4月21日) 2025-04-21 08:45医保知识 农村合作医疗和职工医保有什么区别?(4月21日) 2025-04-21 08:44医保知识 农村合作医疗和职工医保有什么区别?(4月21日) 2025-04-21 08:44医保知识 甘肃酒泉2025年医保断交补缴新规最新详情(2025-04-21) 2025-04-21 08:42医保知识 甘肃酒泉2025年医保断交补缴新规最新详情(2025-04-21) 2025-04-21 08:42医保知识 成都医疗保险断交怎么补缴?(2025-04-21) 2025-04-21 08:41医保知识
成都医疗保险断交怎么补缴?(2025-04-21) 2025-04-21 08:41医保知识 2025年医保断交补缴新规,南通医保断交怎么补交?(04/21) 2025-04-21 08:39医保知识 2025年医保断交补缴新规,南通医保断交怎么补交?(04/21) 2025-04-21 08:39医保知识 你的医保卡余额怎么查?这些方法让你一目了然!(2025/04/21) 2025-04-21 08:38医保知识
你的医保卡余额怎么查?这些方法让你一目了然!(2025/04/21) 2025-04-21 08:38医保知识 淮南医保必须缴纳多少年才能终身享受?(25年4月21日) 2025-04-21 08:36医保知识 淮南医保必须缴纳多少年才能终身享受?(25年4月21日) 2025-04-21 08:36医保知识 清远我的医保卡余额可以给家人用吗?(4月21日) 2025-04-21 08:34医保知识
清远我的医保卡余额可以给家人用吗?(4月21日) 2025-04-21 08:34医保知识 广西南宁医保交的多少年才能享受终身医保?(2025-04-21) 2025-04-21 08:33医保知识 广西南宁医保交的多少年才能享受终身医保?(2025-04-21) 2025-04-21 08:33医保知识 济源医疗保险断交的后果你知道吗?(25/04/21) 2025-04-21 08:32医保知识
济源医疗保险断交的后果你知道吗?(25/04/21) 2025-04-21 08:32医保知识 石家庄医保账户余额的钱怎么转到微信零钱(4月21日) 2025-04-21 08:30医保知识 石家庄医保账户余额的钱怎么转到微信零钱(4月21日) 2025-04-21 08:30医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