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如有)。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 = 退休那年,当地上一年职工的平均月工资 ×(1 + 你的平均缴费指数)÷2× 你的缴费年数 ×1%
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个简单,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 你个人账户里的钱 ÷ 你要领多少个月的养老金(这个月份数是根据你的退休年龄来定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其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则完全取决于你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和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一位网友王某,他是一名个体户,对于自己的未来很有规划。在过去的日子里,他始终坚持按照280%的比例来缴纳自己的灵活就业社保,为此他已经累计工龄17年。今年,他也正式步入了退休的行列。他每个月预计可以领取到4120元的养老金,这让他感到非常满足。他自己也做了一些计算,惊喜地发现,按照这个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他只需要再领取14年多的时间,就可以完全收回自己之前所缴纳的社保费用了。
退休城市:郑州,性别:男,出生年份:1965,总缴年数17年,缴费档次:280%,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所得:
基础养老金≈2060元
个人养老金≈271920÷132≈2060元(养老保险计发月数: 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
每月可领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2060+2060≈4120元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所得出,每月可以领取约4120元。养老金的领取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个人缴费情况、缴费年限以及退休时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综合确定的。简单来说,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以上就是社保网带来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影响退休金数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们共同作用于个人的退休生活规划。为了获得更高的退休金待遇,个人需要在职期间积极缴纳养老保险费用、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关注养老保险的调整以及合理规划自己的退休年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