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前、养老金调整通告有望公布,事退人避免这四个误区,看看下面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来看看养老金调整通告详情。
养老金调整通告有望在6月5号之前公布,各省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避免进入这4个“认知误区”,一起看看分别是什么?看看新解读。
现在5月月底到了,最近几位粉丝提问,说周末2024年的养老金调整通告会公布吗?参考最近几年惯例、其实调整的窗口期已然来临、只不过今年稍微晚了一些、但是6月5号之前概率非常大,所以说已经非常稳当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6月上旬养老金调整的好消息或迎来落地。不过有4个比较常见的认知误区、提醒各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要留意,避免误解了。咱们来看看吧。
误区一:今年养老金调整涨幅和方案延迟公布?
这其实是一个理解误区。因为时间上的“早与晚”都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概念。举个例子来说,养老金调整通告涨幅公布时间、2016年是4月15日、2017年是4月13日。
2018年是3月23日、2019年是3月20日、2020年是4月10日、2021年是4月7日、2022年5月16日、去年5月22日。
但是去年和前年、时间相对往年也晚了一些,各个省份也都有顺利按照“定额、挂钩、倾斜”三步走的方式调整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所以不存在延迟公布、珊珊来迟这样的说法,大家要避免误解。
今年的涨幅若持平去年3.8%、或者回升到4%也不能排除可能性,您觉得呢?
误区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统筹外的待遇、也可以参与挂钩调整?
这也是一个误区,因为退休公务员也好、退休教师等等也好,除了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之外、部分人也存在一些其他待遇。
比如有些人有生活补贴、冬季取暖补贴等等,类似于企业退休职工一样、不仅仅只有基本养老金。
但是挂钩调整、每年都是与基本养老金挂钩,比如说我们看一下2022年调整通告中的里面就写道:应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
所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待遇核定表,注意基本养老金包含的范畴、不包含职业年金,比如6300元、那么就是用这个数字参与挂钩调整。
因为:职业年金不属于基本养老金的范畴,按照养老保险三大支柱的区分,职业年金属于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有别于“基本养老金”的。所以这一部分是不参与挂钩调整的。
误区三:养老金集中调整前、事退人员不会有其他补发待遇?
这也是一个误解。因为最近已经有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收到养老金重算补发了,首先比如江苏省盐城市5月11日公告。
对于事退“退休中人”,最近有补发养老金的最新动态。有图也有真相。
什么是事退的退休“中人”呢?相信大家很熟悉。
在今年的9月30日、中人十年过渡期即将结束,现在算算过渡期剩下最后的这4个月了、所以不少地方也在加快兑现补发节奏。
比如说还有吉林四平市、四川西充县等地区,在近期也有退休中人补发待遇进展的相关动态。
比如西充县提到了将“精心准备2023年度退休‘中人’待遇兑现”、四平市在2024年3月完成2020年和2021年退休的518名“中人”的职业年金的记实、下一步将进行理顺核算补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值得留意。
误区四:养老金调整、事退人员涨幅一定会很低吗、会低于企退人员很多?
这也是一个知识上的误区。因为目前退休职工有1.3亿多、人数很多,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以及企业退休人员也分为很多类型,个人的条件情况也有许多差异,比如事退有老人、中人、职级职称方面的差别。
企退也有国企、民营企业之分,年龄也有差别,不能一概而论。我们用两组计算来对比一下便知。比如企业退休人员孙大爷,养老金2900元、工龄28年、今年70岁。
另外一位事退人员徐大爷养老金6000元、工龄41年、今年71岁,虽然两个人只相差一岁,但是涨幅又是如何呢?
假设模拟测算为:企退孙大爷每月调整额=26+28×1+2900×1.3%=91.9元,涨幅91.9÷2900=3.17%,事退的徐大爷每月调整额=26+41×1+6000×1.3%+35=26+119+35=180元,涨幅180÷6000=3%。
可见企业退休人员涨幅3.17%、也仅仅高于事退人员0.17个百分点、并没有高出很多。
以上就是养老金调整通告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新社通app解锁更多社保专业资讯。